局限性浅表性色素皮肤问题有:雀斑、咖啡斑、黄褐斑、交界痣、老年斑等;
局限性真皮色素增皮肤问题有:太田痣等;
外源性色素皮肤问题有:文眉、文眼线、文唇及外伤性纹文身等。

No1:雀斑
雀斑是一种好发于颜面、颈部和手背部的黄褐色或暗褐色色素斑点,多在6岁左右出现,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雀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发展与日晒有关。其色素斑点的数目、大小、颜色取决于吸收日光的量及个体对日光的敏感性,夏季雀斑的数目多、形体大,呈深褐色,冬季则减轻。
No2:咖啡斑
咖啡斑起病于新生儿或幼儿,多见于躯干,亦可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表现为淡褐色或咖啡色斑片。大小自数毫米至数厘米,乃至数十厘米。形状不一,但多为卵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平滑。

No3: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颜面的色素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以面部对称性蝴蝶状或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斑片为特点。本病病因至今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内分泌有关,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可能性因素有下列几种:1、遗传因素;2、日光照射;3、妊娠;4、服用药物;5、肝脏病、慢性乙醇中素、甲状腺疾病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6、应用化妆品不当;7皮肤微生态失衡;8、饮食因素。
No4:色素痣
色素痣又称痣 细胞瘤,为人类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可在出生时即存在,但常在2岁后发生,进展缓慢,无自觉症状。痣细胞通常要经过发展、成熟和衰老的不同阶段,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由表皮移入真皮。根据痣细胞在皮肤内分布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内痣3种类型。
No5:老年斑
老年斑又称老疣、脂溢性角化病,一般在35岁以后陆续发生,少数20~30岁也可发生,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面部、颈、项、躯干及其他部位,数目可为一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皮疹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散在分布,初起针头大小,逐渐增大为黄豆、蚕痘大小,甚至更大。皮疹高出皮面、扁平,表面稍粗糙,无光泽,黄褐色或灰黑色,可有油腻性鳞屑。整个发展过程较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
No6:太田痣
太田痣是一种累及巩膜及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以灰蓝色斑状损害为特征的疾病。常见于亚洲人,日本发病率为1%~2%。1938年日本学者太田首次报道了本病,故名太田痣。约50%为先天性,其余的多在20岁以前发病,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No7:文刺
文刺是指外来不溶性色素颗粒机械地引入真皮而使皮肤产生的一种永久性人工色素斑。色素主要为:胭脂、氧化铁、硫化汞、美蓝、龙胆此、墨汁、朱红、炭末、姜黄等。面部表现为文眉、眼线和文唇,属于美容性文身的一种。
No8:外伤性文身
外伤性文身是因职业或各种意外事故致使泥沙、煤渣、火药、石末等异物颗粒高速飞溅射入正常皮肤或伴随外伤伤口进入皮肤而引起的各种色素沉着。多发生在特殊职业者,如煤矿工作、基建工人有某些爆破作业人员等。
治疗方法及原理
激光选择性光热解理论的应用,使面部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症的治疗发生了重大突破。目前常用Q-开关1064nm和532nm短脉冲激光来治疗这些色素增加性疾病。在Q-开关高能激光机的作用下,光能被皮肤中的色素颗料、文身颗料所吸收,导致气化,碎裂,使斑痣、文刺的颜色水腿 ,此种消退在治疗即刻即可看到,而细胞框架可完整地保留下来。在其后发性的炎症反应过程中,颗粒碎屑被机体的吞噬细胞所吞噬,排出体外,此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约2个月)。Q-开关激光只破坏色素颗粒或色素细胞,而邻近的正常细胞不被破坏,从而使损伤程度降至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