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脂肪粒”其实不是“脂肪粒”,它有可能是
💢 💢 粟丘疹💨
我们最常见也最认可的脂肪粒,在皮肤表层有黄白色针尖大小或者粟粒大小的颗粒,坚实,顶部尖圆,常位于眼睑,前额,脸颊的毛囊皮脂腺,其中眼周是高发区。用针挑开能挤出白色皮脂样的脂肪粒,这个小颗粒其实是堆积在毛囊口的皮脂碎片,并不是简单的油脂颗粒。
靠果酸把包裹着栗丘疹的表皮溶解掉,这个丘疹粒就会自己出来,慢慢等愈合就好。
💢💢 汗管瘤!💨
汗管瘤和粟丘疹看起来很像,常见于眼睑,不痛不痒,形状不规则,一般多为圆形或者半圆形,针头或者更大一些都有可能,微微鼓起,质地通常比粟丘疹偏软,比较坚韧没有明显的凸起小白点的感觉,更接近肤色,与粟丘疹的最容易辨别的不同是针挑后也不会有脂肪粒挤出。
治疗:CO2点阵激光、铒激光消磨等定点治疗~停留在真皮层以上的深度,所以并不会对眼睛的健康造成影响。
💢 💢 毛周角化!💨
这可能是另一种常见型的脂肪粒了,长在眼周有人叫它“脂肪粒”,长到下巴有会被说是“闭口”,其实可以算是一种密集型粉刺,毛周角化的表现,跟我们通常说的“鸡皮肤”差不多。
通常发生在比较干的皮肤上,眼周、手臂上、大腿、下巴是高发区,主要表现为粟米大小的坚硬丘疹,摸起来有特殊的粗糙感。
治疗:除了果酸焕肤,还可视面诊情况选择强脉冲光及非剥脱点阵治疗可以在治疗毛周角化的同时,改善肌肤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