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骨它位于额部下方,是额结节与眶上缘平行的弓形隆起,也是额部与眼眶的交界结构,是位于眶上缘上方的弓状隆起骨骼。
用手摸下上眼睑部位,沿着眼球凹进去的是眼眶骨,往上凸起的位置就是眉骨;

眉弓由外而内的结构层次为皮肤(含眉毛)、皮下组织以及额肌和骨骼,脂肪组织较少。
一般男性的眉弓高于女性,白种人的眉弓高于其他人种。

眉弓是脸部立体度的一个转折点,它上承额头,下启眼目,如果说眼睛是视觉的中心点,那么眉弓就是承载眼睛的立体框架。
眉眼衔接区域有骨感,上半张脸有清晰的轮廓感,人看起来十分灵巧。
看到有人说张若昀像胡彦斌但是张比胡帅为啥?
可能就在骨骼架构的立体度上了吧。
胡彦斌的骨相就稍逊了,骨相不好的人,可以皮肉来凑,五官精美,细皮嫩肉也十分可人,但很明显胡彦斌皮肉也没做到。
所以,长相相似,格局有差距。

眉弓最重要的作用是让脸部更立体,但限于上庭。
所以不要以为整了眉骨就有了全脸立体感哦,全脸立体感还要颧骨、上下颌骨相配合才能具备。

但即使整了眉骨,可能对颜值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只是在仔细审视、在细微角度照量的时候才能品出其中韵味,所以对有的人来说,这是个雷声大、雨点小的整形项目,这也是我再一再强调眉骨的用意。
.
眉骨决定了眉毛的高低、形态;
眉骨撑起了整个眼部的骨相,强调山根、眼窝关系,参与制造T区起伏走势,改善眉眼的侧面高低差,决定了眼部的轮廓感、以及深邃感。
下面分别来说下。
.
眉弓突出必定要丰隆的额骨相配合,如果没有结构属性相似的额骨呼应,凸出的眉骨会凸显原始味道:
但额头又不能抢了眉弓的高点位置,否则眉弓位置模糊,该有凸起的地方不凸起,眉毛像飘在额头上,看起来非常塑胶感,还有点滑稽:
额骨饱满、额角开阔,配合凸起的眉弓,突出上庭额头和眉骨的转折点,营造面部立体架构,给容貌添加浓艳色彩,而且把气质提升到英气、硬朗、攻气的中性层面上:
.
T区立体感的营造是眉弓+鼻梁的横竖交叉值,而中间汇合的点就是眉间和鼻起点的山根所在位置。
架构T区的立体感,通常在眉弓+眉心上操作,作为横向连接了眉弓凸起的流畅度;
相对于颅骨同样具备相对应的眶骨立体度下,如果眉心三角区饱满紧窄,把两侧眉弓有力的托起在一条水平线上时,眉心就有非常有实力的过渡。
如果眉心部位平坦分散,那么眉弓参与架构的T区立体感就会弱:
纵向在眉心+山根上操作,定义鼻根点的位置和高度,鼻根点的位置和高度又决定鼻子的形态。
山根的高度和眉心配合,输出鼻额角角度。
眉弓低鼻额角折角角度大,鼻起点靠下,鼻子中心点疏散;
眉弓高鼻额角折角角度小,鼻起点靠上,鼻子中心点集中。
如果忽视眉弓的承上限制,山根在任意位置定义起始点,面部立体度就乱套,鼻子莫名其妙的高耸,却没达到高耸鼻子应该创造出的立体感。
眉弓+山根
.
很多人用手找眉骨的时候,很容易把眼眶骨当成眉骨。
眼眶是承载眼窝的框架,眼眶骨越高,眼窝就深,眉骨一般也会高,承重的脂肪量也就少,所以眼眶骨高、眉骨高的人很少有肿眼泡,而且比眼窝浅的人更能驾驭欧式大平行双眼皮。
.
眉弓对于眼睛的作用有三个:
1、拉开眶上缘与眼睑的高低差,眉骨越高,眶上缘向外的倾斜度就越大,眼睑位置就越向内,眼窝看起来就越深。
2、拉近眉毛和眼睛的距离,眉毛离眼睛越近,上庭分布就越紧凑,眼睛部位就看起来更深邃,尤其是西方人眉骨高的压眼,深邃感更明显。
3、眉骨高还有功能性用处,那就是改善肿眼泡或者眼球外突的情况。
现在很多人知道通过间接影响微调面部问题,这点非常聪明,咨询眉骨的妹子中有一部分是基于这个原因想到改善的。
改善肿眼泡和眼球外突就是第一条的范畴,增加眉骨高度,让眶上缘向外的倾斜角度增大,把眉骨和眼窝的对比加强,制造眼窝微凹陷的效果,让双眼陷到眉弓的阴影下,隐藏肿眼泡和眼球外突。
.
眉弓和眼睛的几点关系,也被很多人用来制造假外国人的混血感。
氮素!
眉骨深邃感并不局限于混血感,也就是说眉弓制造的混血感,并不完全是大家理解的那种非常直接的外国人感觉。
虽然眉弓的大概位置就在眉毛正下方,几乎和眉毛重合的区域,但不同的人种眉弓所在的位置差异是有的。
欧美人的眉弓位置比较低,压在眼睛上方,而整个眼睛看上去就是凹陷进眼窝里的。
.
而东方人的眉弓,前段眼眶内侧与鼻骨相邻的位置走势平缓,主要通过突出眉峰区域的骨感(很多人化妆都打眉骨高光,就是眉峰区域了), 打造面部突出点骨性美、使骨骼感若有若无,体现出独特的骨性特征。
对于亚洲宽脸、平面中、角度拿捏的得当、既保留人种特色含蓄美、又在平缓的大轮廓下有那么一点微弱含蓄的小起伏时,我觉得王鸥的眉弓就点到的非常好
上面说到脸部的立体度需要几个骨骼块共同架构才能完成,单单从眉骨区域用力,如果无视人种的骨性特征任性并无知的往外国人队伍里凑,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