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懊恼的胸型除了「一马平川」,还有「雪顶火山」……
「搞什么鬼,怎么喂奶比生娃还疼啊?」
不少新手妈妈在母乳时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宝宝每含一次乳头,妈妈就忍不住嚎叫一次,宝宝吃得费劲,妈妈也喂得血泪横流,常常母子哭作一团。
怎么会这样呢?
这很可能是「乳头内陷」惹的祸。
大多数情况下,乳头内陷不影响健康,也不影响谈情说爱,经常会被忽略。但是,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若没有及时纠正,也会带来很多大麻烦。今天,我们就详细讲一讲乳头内陷的防治方法。
怎样才算乳头内陷?
正常情况下,乳头会伸出乳房平面约1厘米~1.5厘米,呈圆柱状。如果乳头未高出乳房皮肤,且牵拉也不高出,则称为「乳头内陷」。女性乳头内陷的发生率为1%~2%,通常为双侧,也可仅发生于一侧。
乳头内陷的程度一般可划分为:
一度:部分乳头内陷于乳晕之中,能轻易挤出,挤出后乳头大小与常人相似,乳头颈部存在;
二度:乳头完全内陷于乳晕之中,可以用手挤出,乳头较小且多半无颈部;
三度:乳头完全埋在乳晕下方,无法挤出。
乳头内陷是何原因?
大部分的乳头内陷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比如乳头和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输乳管发育不全导致乳腺导管短缩并牵拉乳头,引起乳头内陷。还有遗传因素的影响,母亲若是乳头内陷,则女儿乳头内陷的几率比常人要大。
引起乳头内陷的后天因素也很常见,如青春期佩戴过紧、过小的胸罩,使乳头受到挤压而不能充分发育;乳腺肿瘤、炎症或外伤后的乳腺疾病导致乳腺导管、韧带出现纤维化收缩,牵拉乳头,引起乳头内陷。
乳头内陷有何影响?
1. 影响美观
很多姑娘平时都注重护理乳房,试想一下,每天面对自己并不完美的胸部,心里总多多少少有点疙瘩。
2. 不利清洁
乳头内陷在乳晕中,使乳头分泌物积聚,若长期得不到清洗,容易发生炎症、糜烂,甚至散发异味,而炎症又可能导致乳腺导管进一步收缩,加重乳头内陷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3. 妨碍母乳喂养
对于哺乳期的女性来说,乳头内陷可能导致乳汁排出不畅、乳汁淤积,容易诱发乳腺炎、乳腺脓肿等疾病,严重的还会引起乳腺导管扩张症。
如何预防乳头内陷?
前面已经说过,乳头内陷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当有遗传倾向的女婴出生后,很多人(特别是奶奶、姥姥)会撸起袖子给自家宝宝挤乳头。在这里提醒大家:请不要轻易动宝宝的乳头,不要动!不要动!不要动!孕晚期母体的部分激素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中,可能会使胎儿和新生儿的乳腺发生一些变化,包括乳房增生、乳液分泌或者乳头内陷,但是只要不红肿都是正常的。千万不要擅自挤、掐宝宝的乳头,一旦造成感染,后果会很严重。实在不放心,就去请教医生,不要自作主张。
另外,一定要佩戴合适的胸罩。胸罩过小、过紧,都会引起乳头内陷。很多小姑娘在青春期胸部发育时,因为不懂或者害羞,没有选对胸罩,对乳房发育造成了不良影响,这点值得警惕。
乳房较大的女性要注意给乳房提供宽松的环境。有俯卧习惯的女性也要及时纠正,防止乳头受到挤压。
乳头内陷该怎么办?
乳头内陷并非大病,一般来说,越早矫正越好,能选择保守治疗的尽量保守治疗,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恢复正常。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手法牵拉
青春期是乳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纠正乳头内陷的最佳时期。每天牵拉乳头3次~5次,每次10分钟,可使乳头自然逐渐向外凸起。如果拉不出,可先将靠近乳头处的皮肤向外推一推再牵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呈现效果。
2. 乳头内陷矫正术
对少部分使用上述方法半年以上仍无明显疗效的患者,可考虑乳头内陷矫正术解决。对于考虑要哺乳的女性或局部炎症反复发作、瘢痕牵拉严重内陷畸形的患者,都是可以考虑进行乳头内陷矫正术。
特别提示:
由乳房疾病原因引起的乳头内陷,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