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美容整形:驼峰鼻的整复
驼峰鼻表现为鼻梁部较宽呈角样突起、外鼻过长及下端肥大、鼻尖下垂等畸形。轻度者鼻形仅在鼻骨与侧鼻软骨交界处呈棘状突起。重度驼峰鼻者的鼻梁宽和成角突起,均伴有鼻中隔的增生与弯曲,呈现鼻尖过长或向下弯垂的鹰钩鼻,甚至有上颌骨轻度凹陷畸形的中面部塌陷。由于鼻骨外伤扭曲愈合或后期骨痂增生也可形成驼峰样鼻畸形,除形态异常外,一般无功能影响。

一、手术矫正方法
手术矫正依患者畸形情况主要行骨性驼峰的截除;骨性宽鼻截断改造;鼻下端增生中隔软骨及鼻翼软骨缩小改造三大问题。仅存在骨性畸形者,可采用Joseph鼻孔内软骨间入路经典术式;如合并有鼻下部畸形者需采用Aderson鼻尖鸟形入路术式,其基本步骤为:
(一)标记切除量:在鼻背表面,按正常弧度标记,其线上方即为需切除之增生部分。
(二)切口选前庭软骨间入路,在鼻孔内侧鼻软骨及鼻翼软骨间粘膜处做弧形切口,如修宽鼻者,切口向下外延长。经鼻尖鸟形入路者,在鼻小柱中、 下 1/3交界处做向两侧鼻翼软骨前缘延伸的皮肤切口。
(三)剥离:前一入路可直接进入侧鼻软骨表面;后者用小弯剪贴软骨浅面潜行分离其上粘连紧密的皮肤,至鼻骨骨膜处改用骨膜剥离子进行剥离直 至鼻根,两侧则剥离至上颌骨额突鼻面移行部
(四)去除驼峰:参照切除线标记先用镰状手术刀切除软骨增生部分或用小弯剪修剪,取出软骨片,再用骨凿插入鼻骨与鼻软骨之间新成的阶梯处,凿除鼻 骨增生部分,钳出骨片,用骨锉锉平骨面
(五)截断上颌骨额突:分别用左右鼻骨锯插入两侧上颌骨额突鼻面移行部,平行颌骨面锯断
(六)用一骨凿自鼻中线插入,向两侧翘松鼻骨与额骨鼻部之联系,松动鼻骨,用手指在鼻外侧将两侧截断之鼻骨向中线按压,缩窄鼻背。需修整鼻下 端者,参照鼻头肥大手术方法进行中隔及鼻翼软骨的修整。
(七)闭合切口:挤出残血,原位间断缝合切口。
(八)固定:用牙印模胶塑形后内衬绵纱置于鼻背,用胶布交叉固定,或用三个纱布卷加压固定。
----------------------------------------------------------
二、术中注意要点:
(一)注意锯断额突时务必紧贴骨面,以免其向中线移位时两侧出现“阶梯”,一旦出现,术中应及时凿除。
(二)截骨需按术前标线进行,以避免截除过多或不对称。
(三)在两侧截骨时,应注意鼻粘膜的保护,以减少感染因素。
三、术后处理:
(一)术后48h拔除内固定鼻塞,如无鼻腔渗血,24h后即可去除鼻腔填塞物。术后1周去除外固定。
(二)术后常规给予止血药及抗生素。
(三)7d后拆除缝线。
四、主要并发症及处理:
(一)出血:多为骨折面渗血所致,可予局部加压及全身应用止血剂。
(二)头痛不适:多为术后鼻腔内填塞物过紧及水肿,引起严重鼻塞所致,一般去除填充物,水肿减轻后可自行缓解。
(三)水肿:该手术后多有明显的局部及全面部水肿,对症处理,可自行消退。
(四)感染:多为术中致鼻腔粘膜破裂,鼻腔原有病灶细菌进入创口所致,较少为消毒不严所致。一旦发生,应及时引流,同时静脉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治疗。
(部分图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